您的位置:党史教育学习>>学习体会

党史学习教育体会-王延颋

发布时间:2021-05-25    来源: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一座宝贵的思想宝藏,对党史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汲取到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中国科研界的成员,我们应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结合科研实践,对照目前科研工作的现状,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剖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下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学习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所产生的两点体会: 

  一、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摸索过程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0世纪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具有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状态的坚定信念,但是开始并不清楚在众多现代政治理论中,哪种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正确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同志在中国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加上共产国际的推动,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信仰和行动指南。但是当时中共并没有太多经验如何开展工作,基本遵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全面借鉴苏联经验,并且和中国国民党开展了密切的合作,没有意识到需要建立自己的军队。直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才促使毛泽东同志在当年汉口举行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并受中共中央委派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与南昌的“八·一起义”相呼应。这两次起义的初衷都是借鉴苏联经验,企图夺取南昌和长沙两座城市作为革命据点。然而在武装起义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和其他中共领导人才意识到以当时的中国国情,走夺取城市的斗争路线是行不通的,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斗争思想。在攻取长沙失败、向井冈山转移的过程中,针对军队思想涣散、士气低落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在三湾对军队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重要组织基础。 

  从以上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上,并没有照搬别国的现成经验,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和细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方案。参照这段历史,十分有必要对我国现阶段科研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强调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思考现阶段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只有对现状有着清醒的、实事求是的认识,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我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既要尊重科研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又要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发展道路。一方面,全盘照搬发达国家现成科研体制的做法不可取,不能使科研活动与我国的社会整体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无视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完全否定发达国家科研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做法会制约我国科研向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中国科研界应该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汲取经验,既要坚定使中国的科研水平全面进入世界前列甚至引领世界发展的信念,又要重视中国社会的特点,将科研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管理方法与科研发展道路。 

  二、应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对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思政教育工作。2021年5月7日,阴和俊书记在院纪委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中科院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科研人员“有刚无气”。我理解这是指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大多具有过硬的科研能力,但是其中很多人,尤其是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过度看重个人得失,缺乏老一辈科学家为了国家利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遭遇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联合围剿,被迫进行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组织民众进行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又继续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攻倒算。在这一系列的困难面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顽强推动着中国社会向着光明前进。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艰难困苦相比,目前我国的科研条件整体而言可算是非常优越了。当然,从科研管理的角度而言,不应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刻意陷科研人员于艰难困苦之中,党和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但是各式各样的困难随时会存在,科研管理的优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科研人员个体而言,应该坚定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信念,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不应该过于看重物质条件,遇到一点困难就牢骚满腹、消极退缩,甚至精细地盘算着把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对我国科研水平提升无所裨益的科研方式,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有必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活动相结合,在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中广泛开展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工作, 让中科院的广大科研人员做到“有刚更有气”,具备科研“国家队”的意识、勇气和担当,以促使我国科研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不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勇于向最深刻、最困难的科研问题发起挑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