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青海原子城221厂心得体会-周宇峰

来源: 时间:2021-08-18

  2021年7月中旬,理论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宇宙学”创新群体项目活动在西宁举行。会议结束后,理论物理所第一研究室党支部利用此次会议的机会参观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原子城221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诞生于此。我有幸作为一名党员参加了此次难忘的金银滩之旅。
  221厂和理论物理所有着特别的渊源,理论物理所的两位老所长、“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周光召曾在此工作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眼望去,现在的金银滩已经是一座像模像样的城市。而在遥远的1958年,这里只是一片天然草场,四面环山,有千余户牧民,养着十五万只牛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党中央选址完毕并下达搬迁命令后,自治州州长夏茸尕布活佛亲自带头搬家,并挨家挨户走访牧民打消他们的疑虑。不到十天时间里,牧民们在严寒中全部搬离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草原。时光荏苒,等到牧民们获准再次回来安居,已经是三十年之后了。这群普通人用一生时间为我国的核弹事业做出了默默的牺牲,值得我们铭记。
  同年11月,二机部九局局长李觉将军带领一支二十多人的队伍、三顶帐篷、四辆卡车,开始了在金银滩的艰难创业史。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工程启动初期,各个方面都十分困难。楼房还没建起来时,只能住在湿冷半地下的干打垒。当时国民经济极为困难。基地还得组织大家开荒种地和去青海湖打鱼来保障基地建设。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但人才济济的情况下,221厂的人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几乎什么都能独立制造的的工业生产基地。这是艰苦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的一种原始创新能力。相比现在,我们的条件好多了,但基础研究的尖端仪器和材料都是进口的居多。这表面上是后发优势,但若一直走这条道路,人家没有的,我们就不会造。在科技竞争中我们是没法走到别人前面去的。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科技上卡脖子的情况越来越多。重温一下我们在两弹一星上走过的自主研发道路,并由此获得的原始创新力,很有借鉴意义。
  1959年之后,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都已经撤走,于是所有的科学技术问题都得靠我们自己解决。工程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各种理论计算。二机部理论部责任重大,此时成了“龙头中的龙头”。理论部十几个年轻人用落后的的计算设备进行了原子弹相关物理过程的运算。在一个问题中一时陷入了僵局。他们计算了二十多天,但其结果与苏联专家留下的笔记不符合。由于没有足够的论据来否定苏联专家的资料,他们只能用重新运算来检查,总共九次运算耗时了近一年的时间,结果仍然与苏联专家的资料不同。最后,刚从苏联回国的周光召利用“最大功原理”反面证明了苏联资料有误,从而确立了中国人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这种反复的检查和计算,使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十分扎实。
  这一故事对于我们现在的科研工作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理论物理界历来有崇尚权威的风气,当我们的科研结果和某大权威的观点不一致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九次计算”的历史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反复的检查和研究而不是绕门而过,是一个笨但有用的方法。它使得我们有机会去审视每一个不清楚的环节,从而使得我们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权威也不是天生的,也一样要面对检验。正确的终归是正确。两弹研制过程中国家对理论研究的重视是空前的。这对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定位也有启发作用:只有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理论物理才会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我在工作中也有幸接触过一些我国的老一辈核科学家们。
  在221厂,我看到了六十年前他们当时工作和生活的照片。那个时候他们的面容十分年轻。邓稼先和周光召只有三十出头,彭桓武也就四十来岁。邓稼先年轻时的容光焕发和后来得病时的疲惫憔悴形成鲜明的对照。70年代末一次核弹空投实验失败,他拦住了所有其他工作人员,独自前往极高放射性的弹坑附近做了检查,确认了是一次化学爆炸而不是核爆。但由于承受了巨量的辐射,回来后医院检查身体细胞里的染色体大量碎裂,身体健康急转直下。但他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癌症去世。最后在病床上完成了我国核武发展的规划建议书。邓稼先一生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跟妻子许鹿希说过一句很朴实的话,“为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亲临现场感受邓稼先的故事,我感觉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
  现在,221基地旧址已经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包括纪念馆、爆轰实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等。在群山环绕之下,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里参访一遍,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熬炸药,插雷管,搞实验。重温了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核弹”研制的艰辛进程, 六十年一甲子,草原上硝烟散尽。这些科学家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用核武捍卫了新中国的和平。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愿得此生长报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巨大感召力。(完)

附件下载: